地址:合肥市包河区立煌北路1号 手机:18656002861 13966688874 QQ咨询:20895348 邮箱:20895348@qq.com 网址:http://www.htart.cn |
|||
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:“美是到处都有的,对于我们的眼睛,不是缺少美,而是缺少发现。”作为人类智慧与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,雕塑艺术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、可触的艺术形象,借以反映社会生活和艺术家的审美感受。
在天津,就有这样的一位雕塑家,用自己擅长发现的眼睛为人们带来对真善美的认识——他就是雕塑家刘鑫。
在从事雕塑艺术之前,刘鑫是天津歌舞剧院的舞台美术设计师。上世纪50年代末,喜爱绘画的刘鑫被分配到天津歌舞剧院,之后在无数歌剧、舞剧中,都可以看到他巧手营造出的如诗如画般的舞台意境。
由于在舞台设计工作中经常接触到雕塑艺术,刘鑫便对这门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他最欣赏两位大师级雕塑家,一位是创作过著名的表现革命历史题材的雕塑《艰苦岁月》的雕塑家潘鹤,还有一位就是前苏联雕塑家夏达尔。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和对人物细腻的刻画技法,深深影响了刘鑫的雕塑创作。
对于雕塑,刘鑫从未去过专业院校,完全凭借对艺术的热情临摹大师作品自学了这门艺术。几十年来,刘鑫塑造的人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就是这些人的非凡经历和人格魅力能够打动他,征服他的心,从而让他产生强烈的创作激情和欲望。
刘鑫想为王洛宾塑像,便给王洛宾寄了一封信,在回信中,王洛宾不仅赞同他的创作设想,还在回信中对自己的相貌特征做了详细描述,“喜戴牛仔帽,眉尖上扬,下唇地包天,脸纹略带倔强,山羊胡子向前撅,苦乐漫不经心”
刘鑫一直保留着“西部歌王”、音乐家王洛宾的一封亲笔信,20年过去,这封信的信封和信纸都被完好地保存下来,就好像刚刚展开时的样子。
1994年,刘鑫在央视的一档节目中知道了王洛宾的故事,最让他动情的是这位老人的身世。当年,老人蒙冤入狱十五载,出狱后的第一件事是坐火车到青海寻找梦中情人卓玛,遗憾的是此时的卓玛已经离开人世。这段经历促使老人写出了《在那遥远的地方》,并成为脍炙人口的名曲。
看了老人的故事,刘鑫特别受感动,他想为老人做点儿什么,于是便给王洛宾寄去了一封信,信中写道:“您的歌就像一个美丽的梦,给深陷爱情困境的人们以希望和力量。我不是大款,没有钱财,但我有一双会雕塑的手,我要用我的心、我的灵魂为您做一尊雕像,代表天下热爱您的人们真诚地送给您。”
刘鑫说,当时王洛宾已名扬四海,每天接到从全国各地的无数来信,不知道老人是怎样从这些信中发现了刘鑫的信件,不仅赞同他的创作设想,还在回信中对自己的相貌特征做了详细描述:“喜戴牛仔帽,眉尖上扬,下唇地包天,脸纹略带倔强,山羊胡子向前撅,苦乐漫不经心。”
王洛宾的回信鼓舞了刘鑫创作的热情,当时他是边听王洛宾的歌曲磁带边为他塑像。这尊雕塑中的王洛宾高昂着头,眼神充满坚毅,仿佛在眺望远方,寻找他心爱的姑娘……不幸的是,这尊雕像尚未完成,便传来了老人去世的噩耗,而刘鑫的作品也将老人的音容笑貌永远地留存了下来。
刘鑫说,做雕塑艺术的人,作品不在多,关键在于作品能否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人格的力量,很多时候,和创作对象交流不仅给刘鑫带来灵感,甚至还能改变他创作时最初的想法
相对于绘画,雕塑作品更加立体地表现人物形象之美,而与歌舞剧、电影不同的是,雕塑艺术将一个人最富有表现力的情态“定格”在一个瞬间,因此,雕塑家必须对他所要雕塑的人物了然于心,才能进行创作。
刘鑫说,雕塑时要先搭起一个支架,在支架上用泥创作一个泥稿,再根据需要将泥稿翻成石膏塑像或是玻璃钢塑像,还可以据此制成铜塑作品。
做雕塑艺术的人,作品不在多,关键在于作品能否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人格的力量。
上世纪60年代,著名音乐家施光南曾在天津歌舞剧院任创作员,和刘鑫是同事。“他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音乐创作家,却一生历经坎坷,平日里,对于创作特别执著。当年作曲时,无论什么时候,他有了灵感就马上到钢琴旁去弹,弹完了记下来。”创作施光南雕像时,刘鑫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与施光南共事的那些日子,深夜里独自创作时,还在哼唱着施光南创作的歌曲。
很多时候,和创作对象交流不仅给刘鑫带来灵感,甚至还能改变他创作时最初的想法。
十几年前,天津市万全小学邀请刘鑫为该校老校友、著名相声艺术家马三立先生塑像。为此,刘鑫特意去了马老家,征得马老同意后,刘鑫为老人拍摄了不同角度的照片。可爱、幽默、平易近人是马老留给刘鑫的印象,而在深入交流后,刘鑫说:“他是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,不仅在舞台上,在生活中也是很幽默的。新中国成立前,马老生活坎坷;新中国成立后,他全身心地为人民创作。他的幽默段子都来源于大众的生活,晚年不仅创作不止,还特别热心公益事业。最初我想表现马老在舞台上表演 哏儿 挠挠 之类的情景,后来我改变了这个想法,马老的塑像是他沉思时的状态,表现了一生坎坷丰富了他的人生,他永远在为艺术思考。”
刘鑫做雕塑有个原则,就是他的创作对象必须让他感动,“感动不了我的人,我不做。”作为一个艺术家,刘鑫认为雕塑是他社会责任的一部分,他要为人们歌颂英雄人物,歌颂真善美,弘扬爱国情怀
无论是为抗日英雄吉鸿昌,还是支教模范白方礼老人塑像,又或是为“纪念人民志愿军·英雄部队命名50周年”雕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雕像,每一件作品仿佛都是刘鑫生命的一部分。刘鑫做雕塑有个原则,就是他的创作对象必须让他感动,“感动不了我的人,我不做。”作为一个艺术家,刘鑫认为雕塑是他社会责任的一部分,他要为人们歌颂英雄人物,歌颂真善美,弘扬爱国情怀。
为了充实自己的创作素材,刘鑫经常出门写生。部队、工厂、农村,很多时候,他总是漫无目的地走着、画着,那些人物和风景给了他很多启发。
在采访中,刘鑫始终不愿提及自己的年龄,而对于每一件作品的创作故事滔滔不绝。经过几十年的历练,如今他觉得自己到了收获艺术成果的时刻,也是创作欲望最强的时候。今年,他还应邀继续创作,有的作品还要亲自去外地,他始终热情不减,觉得自己和年轻时一样,在艺术上没有任何倦怠和疲惫,想的始终是要好好地大干一场。
上一个:城市雕塑之铜雕塑如何去保养
下一个: